首页> 中文会议>第九届旅游研究北京论坛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与景观变化及对生态旅游的影响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与景观变化及对生态旅游的影响

摘要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河口湿地区域,在近30年的开发过程中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基于1983年、1987年、1991年、1995年、1999年、2004年、2010年和2014年的遥感资料,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和地面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速率、景观格局以及转换类型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揭示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过程,并定性分析了驱动因素和景观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占面积较大的始终是耕地、湿地,两类用地占黄河三角洲地区总面积的70%以上.湿地、滩涂面积呈减少趋势,在近30年按面积比例分别减少了49.36%和64.38%.而耕地、林地、城镇村/工矿/交通和盐场/养殖用地面积增加,按面积比例分别增加了24.55%、389.47%、567.34%和4796.30%.前期面积变化幅度最大的是盐场/养殖用地,动态度为98.03%;后期以林地变化幅度最大,动态度为20.17%.主要的转换类型有耕地和湿地间转换、湿地和滩涂向盐场/养殖转换以及耕地和湿地向城镇村/工矿/交通用地转换三大类.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明显,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提高.湿地是该地区适应性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也是该地区最具有生态旅游价值的土地景观,因此要限制具有生态旅游价值的湿地转化为其他的土地利用类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