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6中国心电学论坛 >房颤:消融的'潘多拉盒子'

房颤:消融的'潘多拉盒子'

摘要

导管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方法,最新房颤管理指南已将导管消融作为对Ⅰ类/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的Ⅰ类推荐;但对于持续性房颤和长程持续性房颤而言,导管消融却仅为Ⅱa类推荐和Ⅱb类推荐,因为导管消融对非阵发性房颤而言并不能达到阵发性房颤同样的理想效果.目前关于非阵发性房颤的消融策略并无明确统一术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消融保守则可能并不能根除房颤的触发及维持机制,过度消融则会增加术中并发症及术后瘢痕相关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如何实现消融治疗非阵发性房颤的理想效果仍是一个挑战.现认为局部转子和驱动灶是房颤维持基质,消融靶转子和驱动灶可以提高房颤成功率。CONFIRM研究发现PVI和左房顶部消融均对45%的患者实现了房颤病灶的消融,解释了部分房颤患者行PVI后虽然肺静脉传导恢复但房颤未复发的原因,该结果也表明针对房颤的病灶的消融才是金标准,但目前的难点是难以完全实现病灶的明确与定位。前期研究表明FIRM指导下的房颤消融效果良好,但是近期一项对FIRM消融远期预后研究发现FIRM消融远期临床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其对43例行FIRM消融的患者随访,4例(9.3%)患者术中出现急性并发症(2例心衰加重,1例心脏压塞,1例出现心房食管瘘),术后随访(18±7)个月,仅37%的患者无房颤复发,21%的患者无房速发作。同样,Gianni等入选29例非阵发性房颤患者行FIRM消融,术中所有患者均发现转子和驱动灶并均进行消融,随访5.7个月,仅17%的患者无房颤/房速发作。因此,对于FIRM消融方法的有效性和临床结果评价应该持更为慎重的态度。关于非阵发性房颤的消融策略尚无定论,故消融很难做到“one size for all",而且应改变传统的“盲目”地“基质改良”,减少不必要的“固定式”与“满天星式”的消融,不要让消融治疗成为“潘多拉盒子”,而更应注重个体化消融;例如,有学者比较了递进式消融和PVI联合CFAE及触发灶消融两组策略的成功率,发现PVI联合CFAE及触发灶消融成功率更高,可能是该策略在完成PVI和CFAE消融后,其更注重了个体化的消融。在目前技术水平及对非阵发性房颤机制认识的层面下,标准消融术式难以实现,个体化消融仍任重而道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