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反映论与毕达可夫《文艺学引论》——中国文论学科的方法论源流考辨

反映论与毕达可夫《文艺学引论》——中国文论学科的方法论源流考辨

摘要

追溯《唯批》反映与《镜子》“反映”在语用学上涵义不一,这对中国文论学科的方法论源流考辨,事关重大,至少近六十年以降(1949-1979年间尤甚),《唯批》对当代中国文哲来说是非崇拜不可的思辨天宪。1956-1962年“美学大讨论”,谁敢不以《唯批》为理论指针,谁就有可能涉险出局(高尔泰因此被划右派)。1964年问世的中国文论学科(以群《原理》为范本)的概念系统赖以奠定的母本便是高举《唯批》的毕达可夫《文艺学引论》,其历史遗痕至今犹深。若无历史记忆,将很难体恤这影响会深到这一地步:比如朱光潜1957年曾斗胆“主张美学理论基础除掉列宁反映论”这一家独尊,因为《唯批》所谓反映、“物的复写、映象、摹写、镜像”等词,是把人对世界的认知弄成“仿佛一切都只是被动地接受,像感光片接受所照的物象那样”;然半世纪过去,2007年王元化晚年仍在感概“最荒谬的就是”那本称“认知是再现,是摹写,是反映”的著作,“苏联一直到最后都是拿这本当最高级的教科书”。这又恰好与半世纪前的朱光潜想到一块了,当年朱说把“没有一个字”言及艺术或审美的《唯批》当作文艺美学研究的权威方法论,“错处当然在他们自己而不在列宁”。这个“他们”,对中国文论学科史而言,首当其冲者便是毕达可夫。 当毕达可夫1954年抵北大拿《唯批》反映论来掩抑文学的审美性,来对马克思美学思想搞统战,最后为了能从方法论上圆说斯大林的现实,不慎借《镜子》“反映”虚拟成“列宁路径”,来做《唯批》反映论“转基因”时,列宁逝世己整整30年了。列宁生前不曾遗言要把其哲学反映论转型为文艺美学方法论。1920年9月列宁撰《唯批》第二版序,仍谨“希望”将此著“作为一本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以及介绍从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中所得出的哲学结论的参考书。此刻离列宁的生命终点(1924年1月21日)己不足4年。故列宁无法为毕达可夫在中国学界铸成的负效应负责,虽然曾几何时,中国文论学界几乎无人不信毕达可夫在北大所扮饰的,就是对列宁版苏联理论的嫡系代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