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 >中国碳排放关键驱动因子的分析和政策反思

中国碳排放关键驱动因子的分析和政策反思

摘要

本文在综合分析各种分解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可利用的最新统计数据,应用碳排放指数分解的完全分解方法—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法(LMDI),得到截至2010年引起中国终端能源使用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并对这种碳排放变化特征做了系统分析;基于模型的分解结果和综合分析,对近二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政策、能源政策进行了反思,同时也对未来能源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影响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两大主因是经济政策和能源政策,显然,经济因素是外因,能源供应结构和能源效率才是影响的内在因子。本文利用碳排放的完全指数分解模型LMDI系统分析了影响1995-2010年中国终端能源使用碳排放变化的关键因子和贡献率,分解因子包括四种,即经济规模效应、经济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碳强度(即能源结构)效应。指数分解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这四种效应对碳排放变化的贡献率是不同的,1995-2010年对碳排放增加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经济发展(贡献率155%)和产业结构改变(贡献率10.6%)累计增加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分四48.7亿吨、3.31亿吨;而碳排放量的减少主要是由能源强度下降贡献(贡献率-63.7%)的,累计减少CO2排放20.0亿吨,碳强度效应影响很小。但最近几年(2005-2010年)碳排放量的增加除了经济规模这个主要因子(贡献率168.2%),碳强度改变、产业转型也起到了促进碳排放量增加的作用,尽管贡献率(分四4%,1.3%)比较低。只有能源强度的下降起到了抑制碳排放量增加的作用(贡献率-73.5%)。模型的这种分解结果提示需要对研究期内的产业政策、能源发展措施等方面进行反思。考虑到近几年碳排放量的快速增加,从环境容量和资源角度,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是合理和可行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