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第五届学术年会 >CHOP方案治疗结外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CHOP方案治疗结外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CHOP方案治疗结外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 方法: 31例均以结外发病为首发部位.男17例,女14例.年龄11~70岁,中位年龄38岁.Ann Arbor分期:ⅠE期2例,ⅡE期15例,ⅢE期10例,ⅣE期4例.其中有B组症状9例,无症状22例.原发部位:头颈部11例,胃肠7例,肾1例,皮肤3例,肺1例,心包1例,肝脏2例,乳腺2例,女性生殖器官3例.初治病人6例,术后复发10例,放化疗后复治病人15例.病理分型:所有病例均明确病理诊断,其中B细胞型22例,T细胞6例,未分型3例;按1982年国际工作分类标准,低度恶性2例,中度恶性19例,高度恶性10例.所有患者采用CHOP联合化疗方案:环磷酰胺 750mg/m,静脉注射,第一天;阿霉素 40 mg/m静脉冲入,第一天,或表-阿霉素 50 mg/m;长春新碱 1.4mg/m,静脉冲入,第1、8天;强地松片 100mg/m,口服,第1~5天;每21天为一周期,所有病例均完成4~8周期化疗.治疗前后按WHO疗效评价及毒性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观察分析.生存率统计采用Kaplan-Meier法.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至2000年12月31日,中位随访期23.9个月(3~44.4月),有2例随访至9个月后失访.在31例中完全缓解(CR)16例(51.61%),部分缓解(PR)9例(29.03%),总有效率(CR+PR)为80.65%.中度恶性淋巴瘤CR为68.42%,高度恶性淋巴瘤CR为20.00%.一年生存率80.65%,二年生存率61.0%.本组病例中,鼻腔及乳腺病人各2例,在半年内死亡,均死于肿瘤复发.骨髓抑制是主要毒性:粒细胞下降的发生率为100%,系剂量限制性毒性,但多为Ⅰ、Ⅱ度,使用小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多能控制.脱发发生率为48.39%,大多数与ADM有关.CHOP方案对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心脏、周围神经毒性均较轻微.全组病例无一例由毒性而死亡.由于胃肠道反应轻,在化疗过程中对患者的饮食影响小,营养得到保证,为化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胃肠反应轻、脱发少,有利于患者产生好的心理反应,从而在化疗中表现出较好的顺从性. 结论: CHOP方案仍然是治疗晚期中度到高度恶性淋巴瘤的现有最好方案.CHOP治疗效果确切,毒副作用小,在常规剂量下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耐受性,值得临床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