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抗炎活性成分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收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白鲜皮抗炎活性的代表性文献,归纳了在白鲜皮中主要起到抗炎活性的单体成分主要包括梣桐,白鲜碱,黄柏酮,槲皮素,茵芋碱,DPR-2,3-[1β-羟基-2-(β-D-吡喃葡糖氧基)-乙基]-4-甲氧基-2(1H)-喹啉酮,8-甲氧基-N-甲基二甲吡喃并喹啉酮,2-甲氧基-4-乙酰基苯酚i-0-α-吡喃鼠李糖-(1"→6')-β-吡喃葡萄糖苷和2-甲氧基-4-(8-羟乙基)-苯酚1-0-α-吡喃鼠李糖-(1"→6')-β-吡喃葡萄糖苷.总结了白鲜皮醇提物和水提物以及从中提取分离的各有效单体分别在非特异性炎症和抗变态反应性炎症的抗炎机制.其可以通过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阻断炎症的信号通路,减少—氧化氮的生成等多个环节来达到抗炎的目的.对于一些变态反应性炎症白鲜皮可能通过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等途径达到治疗的作用.但白鲜皮中的活性单体的化学结构是否与其抗炎机制有着密切关系,未见报道,且对于白鲜皮中各单体成分的抗炎活性还需筛选,各活性单体的抗炎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究.如能结合—些药物化学的方法对其有效结构进行修饰,结合药动学,药剂学的研究制成新药将更有科学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