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多态性对氟尿嘧啶化疗毒性的影响

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多态性对氟尿嘧啶化疗毒性的影响

摘要

目的:测定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DPD)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分析其与胃肠道肿瘤患者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一种抗癌药物)化疗毒副作用的相关性.rn 方法:测序法测定了5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DPD基因的85T>C、1627A>G、2194G>A、464T>A、496A>G、2846A>T、1236G>A等位点的SNP,评价患者DPD基因SNP与5-Fu毒副作用的相关性.rn 结果:52名患者中有34例发生了骨髓抑制,其中有31名患者出现了Ⅱ度以上的骨髓抑制毒性.SNP的检测中测到了SNP位点85T>C、1627A>G、2194G>A、496A>G和IVS6+139G>A的变异型.其中85T>C多态性位点的基因突变与5-Fu的骨髓抑制毒性具有相关性(P<0.05),等位基因中隐性基因85C较显性基因85T更易导致骨髓抑制的发生(P<0.01);未发现其他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5-Fu骨髓抑制毒性之间的相关性.rn 结论:DPYD的SNP位点(85T>C)的突变可能会导致使用5-Fu的患者发生严重的骨髓抑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