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3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 >肺腺癌新分类影像学解读

肺腺癌新分类影像学解读

摘要

肺癌流行病学肺癌已成为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一直以来,肺癌的分类标准主要由病理学家主导制定,随着对新的诊断技术、新的治疗药物、特别是对肺腺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了解,新的治疗模式不断诞生,对肺癌的分类需求就显得特别迫切。新分类中,废除细支气管肺泡癌、混合型浸润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印戒细胞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并阐述了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等概念。以往影像学上对于肺腺癌的诊断仍以肿瘤的TNM分期为核心,着重描述肿瘤的大小和对周围脏器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影像学一般分为孤立型、多结节型和肺炎型等。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高分辨率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为影像学推断腺癌组织学分类提供了一定条件。特别是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开展也为研究早期肺癌的转归提供了影像学基础。影像诊断时,通常病灶最大径≤0.5cm时,考虑为AAH;最大径≤3cm则为AIS;若病变内有实变灶,且最大直径≤0.5cm,则为MIA。另外,多发转移灶与多发原发灶的临床分期完全不同,临床处理也不一样。仔细比较两者形态学和CT的改变,判断是否为同源性,这有助于临床的处理。目前,临床肿瘤学已经进入个体化医学模式,分子靶向治疗是肿瘤个体化治疗具体而直接的体现。肺腺癌组织学和分子特征的关联中,最典型的是浸润性黏液型腺癌常有KRAS突变,无EGFR突变,TTF-l表达阴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