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广西大瑶山地区金秀新型镍钴矿床成因探讨

广西大瑶山地区金秀新型镍钴矿床成因探讨

摘要

金秀镍钴多金属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的钦杭结和带上,属桂中的大瑶山隆起区,大瑶山复式背斜南冀之长垌-忠良向斜之南翼,凭祥-大黎深大断裂带中段的大瑶山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南段.是广西重要的铜金多金属产地之一.本文通过对大瑶山金秀矿区及其外围寒武系地层的Ni、Co元素含量的分析,发现金秀矿区寒武系地层是Ni、Co的高浓集区,即是矿源层之一。本区发育可熔离出成矿物质Ni、Co的基性岩脉-煌斑岩脉,同时在矿区的南部见有燕山期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由于NEE向凭祥-大黎深大断裂从矿区南侧通过,深大断裂的存在,使得下地壳或上地幔的Ni、Co成矿物质上升富集成为可能。因此,本区的成矿物质亦有来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可能性。通过岩浆活动及构造运动,成矿热液上升并使得地层中的Ni、Co等成矿元素活化富集于东西向断裂破碎带,从而形成了目前的镍钴多金属矿床。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研究发现,矿床的形成与绿帘石化、硅化、碳酸盐化、磁铁矿化等蚀变密切相关,按矿石产出特征大致可分为热液充填脉状矿体、热液充填交代条带状矿体和层间破碎带型矿体。综合以往的工作:矿床地质特征、形成条件、作用过程等方面,初步确定该矿床为:与深部隐伏基性岩体有关的低盐度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