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徐州利国铁矿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成因研究

徐州利国铁矿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成因研究

摘要

IOCG型矿床最初被定义为由热液成因形成的贫硫化物的低钛磁铁矿和(/或)赤铁矿的多金属矿床(Cu、Au、Ag、U、REE、Bi、Co、Nb、P),主要呈角砾状、脉状、层状、透镜状产出,与深成侵入岩及同时期活动的断裂体系有密切的关系(毛景文等,2008).矿床以含有超过20%的铁氧化物为特征,后来的研究认为IOCG型矿床与深成侵入岩及同时期活动的断裂体系有密切的关系.徐州利国铁矿是徐淮地区重要的铁(铜)成矿区,但对其矿床成因,成矿背景研究较少,本文在总结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其成矿围岩,矿石矿物进行精确分析,探讨成矿时代,成矿物质背景,矿床成因.本次研究主要是对所采样品进行主微量分析,锆石LA-ICP-MS定年分析,硫同位素分析,单矿物成分等分析,其中主微量和硫同位素分析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测试完成,锆石LA-ICP-MS定年和单矿物成分分析在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壳幔物质和环境重点实验室的LA-ICP-MS实验室和电子探针室完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