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干预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摘要

本研究选用20只3-4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灌服PBS1次,实验组灌服5×108 CFU/ml的柠檬酸杆菌1次.连续记录14d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于造模后第14d处死小鼠,取结肠HE染色做病理切片,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IFN-γ、TNF-α、IL-12和IL-4的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造模后的第7d小鼠体重下降达到峰值,之后逐渐回升.各组小鼠结肠远端病理切片显示,对照组小鼠未出现组织粘连,肠壁充血、溃疡;实验组小鼠出现明显的肠壁增厚、部分组织充血水肿、固有层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结肠上皮细胞增生.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中IFN-γ、TNF-α和IL-12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P<0.05),而IL-4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IBD细菌诱导感染小鼠模型,该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为下一步研究T.spiralis对IBD的干预效果并探索其免疫学机制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其他线虫对IBD的干预效果研究提供了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