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 >华北克拉通和周边地区地壳结构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华北克拉通和周边地区地壳结构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摘要

详细的深部结构信息是深入认识华北克拉通显生宙改造和破坏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密集地震台阵观测的大规模开展为详细研究华北地区深部结构提供了基础观测资料.基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台阵实验室布设的密集流动台阵和中国地震局固定台网共837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的远震资料,采用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获得了华北克拉通和周边地区(95°E-133°E,28°N-54°N)的地壳厚度(H)和平均泊松比(σ)分布.rn 研究结果表明,地壳结构特征与浅表地质和区域构造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地壳大致以南北重力梯度带为界东薄西厚,最薄处地壳<30 km,出现在渤海湾盆地和松辽盆地;最厚处地壳>70 km,集中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泊松比变化复杂,无明显东西变化规律,局部区域显示高、低值异常。高值异常(>0.30)主要在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等厚沉积层盆地及其构造边界附近,银川-河套、陕西-山西裂陷以及秦岭造山带的局部区域;而低值异常(<0.25)则大多位于克拉通中部南缘至秦岭-大别造山带部分区域、青藏东北缘局部地区。华北克拉通内、外不同构造区之间、盆山之间、以及不同造山带之间的地壳结构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