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 >川滇微地块古新统宁蒗组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川滇微地块古新统宁蒗组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摘要

印、亚大陆自新生代发生碰撞以来,印度板块并没有停止北向运动,而是继续向欧亚大陆内部挤压,造成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发生了近2500km的南北向地壳的缩短.但是对于这2500km的地壳缩短是怎样被吸收在青藏高原的构造变形中还存在很大的争议.目前对于印亚大陆碰撞的变形模式主要存在两种模型,一种是地壳增厚缩短模型,一种是地块沿主要断裂走滑逃逸模式.对于晚新生代以来的变形模式,Royden et al.(1997,2008)又提出下地壳流模式.作为定量化研究地块运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古地磁在解决这一争论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川滇微地块位于青藏高原东构造结东南缘地区,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帮助人们了解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变形演化模式。考虑到前人对于川滇微地块的变形模式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将本次研究置于川滇微地块内部。rn 本次研究结果支持川滇微地块新生代以来的大规模旋转主要发生在约4Ma之后,其旋转是作为一个整体围绕其几何中心发生的,小江断裂在这个过程中做为其东部边界,哀牢山-红河断裂为其西部的边界,区内次级小断裂的走滑对于次级断裂附近的区域后期发生旋转所作的贡献不容忽视,所以,在研究大型块体的整体旋转时有必要避开有次级断裂发育的区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