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7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2017) >川东含盐褶皱冲断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川东含盐褶皱冲断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摘要

川东褶皱带位于四川盆地东部、雪峰山构造带西侧,北接南大巴山.由一系列NE向的弧形展布的褶皱组成,褶皱带可划分为东部的隔槽式褶皱带和西部的隔档式褶皱带,两个褶皱带被齐岳山断裂分隔. 滑脱层深度与所形成褶皱带形态密切相关,单层深部滑脱层控制下形成隔槽式褶皱带,褶皱波长较大,顶部宽缓,排列较紧密,褶皱带延伸较近;双滑脱层影响下形成的隔档式褶皱带,褶皱波长较短,顶部狭窄,相邻褶皱之间间隔大,褶皱带延伸较远;双层滑脱层共同作用决定了其上覆地层形成的褶皱波长,影响褶皱带演化的形态。 下寒武统和中下三叠统两套含膏盐滑脱层在川东褶皱带的构造变形中起主要作用,是该地区冲断褶皱构造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齐岳山以东无非能干层地区,在受到侧向挤压应力作用时形成的褶皱带表现为基底卷入抬升,使得川东盆山过渡带自西向东基底逐渐升高。 在含滑脱层地区受到一侧的挤压应力作用时,位于另一端的滑脱层边界处首先发育断层褶皱,再在距挤压端较近处由近至远依次形成褶皱,这一顺序与华蓥山断裂和齐岳山断裂间的弧形扩折褶皱带中部的褶皱形成顺序相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