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7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2017) >重力、GPS和震源机制解数据揭示的龙泉山断裂带构造新模型

重力、GPS和震源机制解数据揭示的龙泉山断裂带构造新模型

摘要

龙泉山断裂带是四川盆地内部平行于龙门山断裂带的一条小型断裂带,一般认为该断裂带是一条低角度逆冲断裂带,该模型认为,在龙门山与龙泉山之间的成都平原底部发育着一个逆冲滑脱面,该滑脱面源自龙门山底部,并在龙泉山所在位置出现露头,该构造模型意味着青藏高原将推土机式一步步东扩,未来成都平原将隆升,龙泉山断裂带将成为高原与平原的新边界,强震也将因此频发.重力均衡研究表明,龙泉山断裂带应该是一条由于龙门山的荷载作用而引起的高角度深埋断裂带,该模型则表明,在坚硬的四川盆地的阻挡下,青藏高原再难大幅东扩,高原与平原的边界将维持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龙泉山断裂带只是一条由于龙门山的逆冲运动而造成的衍生断裂带,周边很难有6级以上强震发生。此外,2009-2015年间GPS观测结果显示,龙泉山断裂带中南段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壳处于显著的张性应变状态。理论结果显示,汶川Mw7.9地震的震后松弛效应对龙泉山断裂带周边地区应变场的贡献非常有限,基本不改变GPS应变场的形态。最后,获得的四川盆地内部12个3.0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其中张性地震9个,占总数的75%,该结果与GPS观测到的张性应变状态互洽,显示了盆地内部张性应变观测结果的可靠性。龙泉山断裂带周边地区重力均衡特征、张性应变场与高比重张性地震均显示,龙泉山断裂带应该是一条因为龙门山的压力作用而产生的高角度张性断裂带,而不是广为接受的低角度逆冲断裂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