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四届绿洲论坛 >西北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与产业化

西北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与产业化

摘要

2010年,农业部科教司刘艳副司长来甘肃调研。考察了肃州区蔬菜有机基质栽培和天祝县设施葡萄。这两个地方共同的特点都是利用非耕地进行温室栽培,把不毛之地变成了可以种植的土地。由此刘司长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一方面是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无土栽培或者基质栽培,人为地再造一部分“耕地”。而非耕地利用模式主要有生物质基质栽培模式,无机基质栽培模式,混合基质栽培模式,寒地设施栽培模式,大田砂田模式,然而在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与产业化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为此,提出,在政府层面要统一规划与土地流转,产业布局与标准化建设,以及产业化运作与外来资金的引进。在政策层面,国家层面的政策应用与资金支持,地方层面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在技术层面,基质规模化生产与需求相对分散的矛盾,要进一步降低基质生产的用工成本,根据各地种植结构的特点,开发不同原料的基质生产技术,提高设施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