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藏南亚东地区淡色花岗岩年代学与岩石成因

藏南亚东地区淡色花岗岩年代学与岩石成因

摘要

本研究对亚东地区淡色花岗岩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以及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亚东淡色花岗岩主要岩石类型为强过铝质的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和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岩石多呈中-粗粒结构、块状-片麻状构造,岩性较为均一岩石具有高SiO2(70.89%~73.99%),A1203(14.30%~15.68%)及Rb/Sr(~5.5)和(87Sr/86Sr);值(0.753022~0.797034),较低MgO(0.14%~0.42%)、CaO/Na2O(0.13~0.21),(Na2O+K2O)含量较高(8.34%~9.68%).CIPW标准矿物计算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出现标准刚玉分了且含量多大于1%,A/CNK>1.1,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强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岩石稀土元素总量为25.87~167.15ppm,LREE弱至中等程度富集,轻重稀土元素中等程度分异((La/Yb)N=4.3~12.3),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Eu/Eu*=0.36~0.73),εHf(t)为-7.~-22,εNd(t)为-14~-16.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岩体结晶年龄为12.9±1.1Ma~17.3±0.2Ma,属中新世岩浆作用。岩体中继承锆石年龄多集中在450550Ma和830Ma左右,出现少量1000~1200Ma,2100~2700Ma的继承锆石。推测亚东淡色花岗岩源区不均一,但为地壳来源,可能源于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的部分熔融。印度与亚洲大陆的碰撞造山,导致印度北缘地壳增厚,变泥质岩石(可能含少量变砂岩)发生含水矿物(主要为白云母)的脱水熔融并在1317Ma形成了亚东淡色花岗岩,该时问与藏南拆离系活动时间相吻合,是构造作用的岩浆作用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