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诊断超声击破微泡靶向开放BBB促MSCs归巢并修复大鼠脑缺血

诊断超声击破微泡靶向开放BBB促MSCs归巢并修复大鼠脑缺血

摘要

目的:研究旨在探索诊断超声击破自制脂质体微泡无创、靶向开放大鼠血脑屏障(BBB)促MSCs归巢并修复大鼠脑缺血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方法:诊断超声直接经大鼠颅骨辐照,并将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脑缺血组)、超声+微泡组、静脉移植MSCs组及超声+微泡+MSCs组.微泡与MSCs经静脉注入,通过伊文斯兰与硝酸镧外渗评价超声联合微泡辐照后大鼠BBB开放情况;荧光示踪定位MSCs经血管跨BBB迁移归巢脑实质全过程,分别在MSCs移植后1,4,7及14天观察并计数各组MSCs数量,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与比较.在不同时间点采用HE染色对超声辐照脑缺血局部血管密度进行计数以评价血管新生情况.通过前肢肌力实验、平衡木实验等对超声联合微泡促MSCs移植后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与行为学进行评分,并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超声辐照侧大鼠脑缺血区可见一定程度的硝酸镧与EB外渗,提示大鼠BBB得到靶向和有效开放。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MSCs主要位于超声辐照侧脑缺血部位的大脑皮层、海马等区域,超声联合微泡介导MSCs移植组荧光细胞数量显著性高于单纯经静脉MSCs移植组(P<0.05)。荧光显微镜记录了MSCs自血管跨BBB进入脑组织的全过程包括粘附贴壁、迁移及跨过血管壁等。诊断超声击破微泡后脑缺血区新生血管密度高于其余各组,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诊断超声击破自制脂质体微泡经大鼠颅骨辐照能无创有效开放BBB并成功促MSCs颅内靶向转运,在超声生物学效应与MSCs共同作用下促进脑缺血区血管新生及神经功能改善,有望为颅内疾病的安全有效治疗提供新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