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 >中国东北抚顺盆地超厚煤层的成因研究

中国东北抚顺盆地超厚煤层的成因研究

摘要

抚顺盆地下第三系超厚煤层中异常丰富的成因标志、巨大的物质量和极高的沉积速率,揭示了一种与河流、浊积作用有关的陆相超厚煤层形成机制——湖成异地-微异地-原地混合堆积机制.盆地东西两端的河流带来大量的异地有机和无机碎屑,形成高灰份的泥炭三角洲;由波浪、沿岸湖流和弱风暴触发的水下重力流,即驱动湖滨泥炭沼泽和三角洲上的有机碎屑及无机碎屑进入湖泊中心区,又造成泥炭碎屑在较深水环境的再次堆积,从而使其中无机碎屑与泥炭碎屑有效地分离,形成高质量的低灰煤层.由于水体的有效保护,使得泥炭物质不再继续氧化,从而大大增加了煤层中富氢镜质组的含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古城子组的超厚煤层,可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浊流.将宏观沉积学研究与传统的微观“煤相”研究结合起来,对煤层及其夹矸中的结构、构造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可能是全面认识煤层的“煤相”,揭示其形成机制的可靠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