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学术会议 >肺栓塞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肺栓塞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摘要

1972年该院曾应用<'113m>In-氢氧化铁微粒进行肺灌注显像用于诊断慢性肺栓塞获得成功.但由于<'113m>In-氢氧化铁静脉注射的副作用较多,1973年开始改用<'99m>Tc-MAA,应用至今已有30余年,检查肺栓塞疑诊患者已达数千例,并在国内进行了广泛推广.其后,肺通气显像和双下肢深静脉显像也先后应用于临床诊断,前者有助于提高肺栓塞的诊断准确性,并进行鉴别诊断,后者主要用于寻找肺动脉血栓的来源.大量临床资料证实,肺灌注显像结合肺通气显像或X线胸片可以准确地诊断肺栓塞,与肺动脉造影相比,诊断符合率为93%.目前,核素显像已成为肺栓塞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