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撒落白鹿城内外——郭璞卜城与效法天象星辰的布局

摘要

温州最早建有城墙,始见于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双惠帝三年(公元前192)闽君驺摇从诸侯灭秦,又佐汉灭楚立下赫赫战功,为人民所爱戴,于是立驺摇为越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南朝刘宋时,郑缉之《永嘉郡记》《瓯水》云:"水出永宁山,行三十里余里,去郡城五里入江.昔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今犹在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也引用了上述记载.清·孙诒让《永嘉郡记集校》中说:"永宁山在今永嘉县,绵亘贤宰、仙桂、永宁、清通四乡.瓯水即今楠溪,入江即谓入永宁江.明以来,郡县志并以永宁江为瓯江,……"据此,东瓯王故城应在瓯江北岸的楠溪江下游一带.但据清·光绪八年(1882)《永嘉县志》、《舆地·叙山》中说:"瓯浦岭在西山北瓯浦,其地即东瓯王故城.岭有二亭,亭侧有东瓯王墓祠."瓯浦在今温州市区西郊,在瓯江南岸.因《永嘉郡记》的著作时间为南朝刘宋时,并有故城遗迹的记载,距白鹿城的营建时间又不过100年左右,故而瓯江北岸的说法是可以确认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