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岛屿风尘地层的特征与成因分析

摘要

嵊山岛是浙江沿海舟山群岛最外缘的岛屿之一,位于东经122°50′,北纬30°45′的东海海域(图1);岛屿面积约4.25km2,该岛屿主要由花岗岩基岩组成,岛屿最高点海拔达200多m.岛屿大部分地区基岩直接出露地表,在山坡、山谷及一些低凹地带可见少量坡积、残积和风积等第四纪疏松堆积.根据第四纪古地理环境分析[1]和中国大陆第四纪黄土沉积模式[2]和末次冰期东海大陆架埋藏黄土地层的研究[3];在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在黄海南部、东海北部海域及岛屿,虽然具有风尘黄土堆积的条件,但岛屿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黄土地层由于与坡积、洪积等混杂,难以区分;因而至今未见有有关东海岛屿典型黄土地层研究的报道.最近,作者等在舟山北部的嵊山岛、黄龙岛等调查中发现了几个黄土堆积地层剖面.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地层剖面位于嵊山岛东南坡海拔120m高度的山坡上,该出露地层剖面十分清晰.黄土地层呈片状分布覆盖在花岗岩的山坡上,山顶处基岩裸露,黄土地层厚度自山顶而下逐渐增大,最大处可达4m多.我们选择了地层出露较好处进行了观察、测量和取样.该剖面厚度为3.50m,尚未见底;黄土地层表层0.5m为黄褐色的现代土壤层,结构松散,多孔隙,植物根系发育,无层理构造;0.50~3.50m为黄褐色、棕褐色黄土层,颗粒较细,多孔隙,结构松散,往下致密程度逐渐增加,往往结成斑块状黏土,块体表面常被棕红色的铁锰质胶膜所侵染,含有细粒而呈斑点状分布的铁锰质结核,含较多的植物根系,垂直节理发育.从该地层分布高度、地貌部位、基岩母质以及沉积物特征来分析,基本上排除了基岩风化残积、坡积、或者风积海砂以及其他流水外动力堆积形成的可能性,其地层剖面特征与分布在长江三角洲西部丘陵区的下蜀黄土剖面具有十分的相似性[4].主要区别仅在于地层厚度稍薄而已.无疑,这是我国华东沿海及岛屿晚更新世风尘堆积而形成一例较为典型黄土地层剖面之一.本文介绍了东海岛屿风尘地层的特征与成因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