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中的标准工作

摘要

我国检验界很早就重视标准工作.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特别是1982年成立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临检中心)以后,对标准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如在1984年,临检中心在石家庄市召开了生化标准会议,会后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名义发布了血糖、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赖氏法)三项推荐方法.这在当时对检测结果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尤其是ALT,因为当时在我国流行着两种方法,即赖氏法和金氏法,二者虽然原理试剂相同,但操作步骤和结果表示有明显差异:赖氏法用卡门氏单位,检验结果超过40单位为不正常;金氏法用金氏单位,超过200单位才认为异常.这些差异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全国统一改为赖氏法后,有效改进了临床疾病的诊疗工作.随后在此工作基础上,医政司委托临检中心在1990年编写了《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下发全国.1997年又进一步修订出第二版.这些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检验方法的标准工作.同时还重视标准物质的制备,如临检中心在其他一些单位协助下制备了符合WHO要求的氰化血红蛋白标准液,还组织了北京、上海、重庆一些单位研究胆红素的标准物质.在这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的生化室,它们在血脂标准工作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卓有成效的工作.它们研究的胆固醇标准品、血清胆固醇标液被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分别为GBW 09203A和GBW 09138).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