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蝶鞍综合征的MRI诊断

摘要

空蝶鞍综合征(empty sella syndrome,ESS)1951年由Bush首次命名。1969年Colby报道称为空蝶鞍综合征。在MRI问世之前,多认为此病少见,未能受到足够重视。随着MRI的广泛应用,本病的发现日益增多。rn 空蝶鞍综合征系因鞍隔缺损或垂体萎缩,蛛网膜下腔在脑脊液压力冲击下突入鞍内,久而久之致使蝶鞍扩大,垂体受压变扁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可分为两型:原发性或特发性空蝶鞍综合征(primaryempty sella syndrome,PESS)即无感染、外伤、肿瘤、手术、放疗等原因所致的蝶鞍相对空虚,系由蛛网膜伸入蝶鞍内压迫垂体,使其萎缩、变扁,先天性异常或后天因素均可引起。而发生于鞍内肿瘤切除术后、放射治疗后或垂体缺血性坏死等原因而产生的空蝶鞍为继发性空蝶鞍综合征(secondary emptysellasyndrome,SESS)。本文对本院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间临床有症状并有颅脑MRI检查的36例空蝶鞍综合征病例进行了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