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刻雕版医书浅谈

摘要

在中国书籍发展史上,北宋历来受到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诸如“医籍尤重宋版”的见解,已成为医学文献研究领域的一种常识。毫无疑问,宋版书的价值,首先在于保存了许多古代珍贵的典籍和史料,它以其最接近原本的文字内容,在科学研究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其次,宋版书的刊刻艺术对后世的书籍制度更有巨大的影响。对于古代医学文献学来说,“北宋雕版医书”是个极其特殊而重要的阶段。以现存资料统计,宋代刊行的医药书籍(包括各种版本)约有700多种,主要为雕版医书。北宋的雕版医书可分为官刻、私刻和坊刻三大系统,而其成就首推官刻。据史料记载:在北宋167年的历史上竟有10次较大规模的中央官刻医书,每次皆有一种或数种重要的医药专著行世,并成为医籍之精品。正是由于北宋雕版医书的出现和兴盛,才使中国医药典籍第一次得到真正的保存、传播和发展;从而也奠定了它在古代医学文献中的地位。本文对北宋官刻雕版医书的成就、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北宋雕版印刷术的兴盛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揭开了古代书籍史的黄金时代,它标志着中国书籍史上竹帛并行、纸写本、印本书三个发展时期的完成。自此,雕版刊印的书籍成为主流,有了严格意义上的出版,产生了所谓的版本之学。传统官刻形成规模并细分为中央与地方的两级制度亦自北宋开始。北宋坊刻和私刻的扩大与完善,促进了浙江、福建、四川三大刻书中心在北宋正式形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