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首届国际医学影像学暨介入医学学术会议 >16层螺旋CT诊断小肠出血性疾病的价值

16层螺旋CT诊断小肠出血性疾病的价值

摘要

目的:评价小肠出血性疾病16层螺旋CT(MSCT)的诊断价值。 方法:26例临床疑小肠出血患者,采用美国GE 公司Lightspeed 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导管法(4例) ,周围静脉法(22例)。均扫描前15分钟肌注盐酸山莨菪碱20mg,检查时饮水500ml,采用10mm层厚平扫后,导管法和周围静脉法分别经肠系膜上动脉3ml/秒高压注入对比剂优为显(300 mgI/ml),生理盐水1:1 稀释液40ml和优为显(300mg I/ml)80ml,两种方法分别在注射造影剂后延迟2秒,32秒及30秒,60 秒以10mm层厚进行动脉期、静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双期增强图象1.25mm薄层重建。采用多层面容积重建法(MP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CT血管造影(CTA)技术分别对动脉期、静脉期1.25mm薄层图象进行重建分析,结合原始图像和1.25mm薄层图象显示小肠出血部位及病变。与DSA和手术病理对照,评价小肠出血性疾病16 层螺旋CT(MSCT)的诊断价值。 结果:26例临床疑小肠出血患者,明确诊断出血部位23例,其中6例行DSA,5例显示出血灶,1例表现阴性,3例MSCT未发现出血灶。15例经手术病理或内窥镜证实。MSCT出血显示率88.5﹪。CT显示出血部位:十二指肠出血6例,空肠出血8例,回肠出血9例,按病变分:血管畸形3例,憩室3例。溃疡1例,肿瘤6例,肿瘤伴肠套叠2例,炎症和损伤6例,克隆氏病2例。其中15例手术者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 结论:16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重建技术诊断小肠出血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手术定位提供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