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6h】

经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2.2 小肠出血的病因及病灶分布

2.3 辅助检查方法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小肠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小肠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提高对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认识。
  方法:本文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并经活检或术后病理确诊的84例小肠出血性疾病的完整临床及病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从临床表现、病因、病灶部位、检查方法分别做一探讨。
  结果:本组84例小肠出血患者,年龄位于17-88岁之间,平均55.5岁。男48例,女36例,男女比例1.3:1。84例小肠出血病例中肿瘤性病变所占比例最高,约为61.90%(52/84),其中恶性肿瘤多于良性肿瘤,其次为血栓性疾病、小肠憩室和溃疡,分别占11.90%、8.33%和5.95%,其他少见的病因有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小肠息肉、克罗恩病、肠结核、过敏性紫癜等。出血方式主要为黑便,粪便隐血亦多见,常见伴随症状有腹痛、腹部包块、腹泻等。小肠出血部位以空肠、回肠为主。CT对小肠出血病灶的诊断率高,约为76.32%,其中对肿瘤的检出率高达92.16%。
  结论:本研究发现,小肠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病因以肿瘤为主,病变部位不集中,目前缺乏简便、直观的检查方法,诊断困难,治疗棘手,需结合多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及小肠出血病因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诊治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