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致命武器效应及其病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非战争军事行动病理学研究Ⅱ)

摘要

非致命武器是指使人员或特定目标暂时失去行为能力,同时将人员的致伤、致死、致残率降至最低程度的武器装备。主要用于驱散闹事人群,制服暴力犯罪。根据使用的目标对象,分为军用、警用和两用非致命武器;根据物理作用特点,分为动能、机械、声学、光学、电力、辐射、化学、生物和复合非致命武器;根据运载工具,分为手控、固定、机动、陆基、空基和海基非致命武器;根据使用单位,分为单兵、战术(小组)、战略和全球性非致命武器;根据作用距离,分为接触式、超近程、近程、中程,远程和超远程非致命武器;根据目标类型,分为直接和间接反有生力量、反技术兵器和其他目标、反环境非致命武器;根据使用性质,分为进攻性、防御性、特种非致命武器。介绍了动能类非致命武器的体表损伤效应,非致命动能弹“间接损伤效应”,强声类非致命武器,强光类非致命武器,强电类非致命武器,电磁波类非致命武器,化学催泪类非致命武器,爆震类非致命武器的损伤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