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八届全国肿瘤放疗及综合治疗会议暨第三届东部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EROG)会议 >关于鼻腔鼻窦鳞癌鼻内镜术后放疗策略的研究及长期综合治疗回顾性研究

关于鼻腔鼻窦鳞癌鼻内镜术后放疗策略的研究及长期综合治疗回顾性研究

摘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从不同角度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治疗结果和经验,重点探究随着鼻内镜术不断开展的背景下,放疗策略包括放疗剂量调整、放疗技术选择、综合治疗模式的优化.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79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SNSCC的病人,就病人基本治疗情况,肿瘤分期,复发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案,不同放疗模式选择与放疗结果与生存率的关系等均逐一进行评估。rn 结果:SNSCC最常见的原发位置是上颌窦,其次是鼻腔,且原发病灶起源于鼻腔的病人总体生存率优于起源于上颌窦的病人。大部分病人就诊时己处于中晚期,死亡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45.61%)和远处转移(40.35%)。对SNSCC病人,5年无局部复发率(LFFS),无远处转移率(DMFS),无病进展率(DFS)以及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75.60%,82.8%,51.1%,64.2%。接受鼻内镜手术病人与传统经颅/面开放性手术病人,术前放疗与术后放疗的病人,其总体生存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即使针对晚期病人,包括T4a期病人与T4b期病人,生存率依然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前放疗病人中,对于放疗结束后首次评估达到肿瘤原发灶完全消退的病人,其总体生存率明显优于原发肿瘤明显残存的病人(p=0.04)。和常规三维适形放疗(3-DCRT)相比,调强放疗(IMRT)有更好地局部控制率,更高的剂量传递,更优化的剂量分布,更少的急性期(皮肤反应)及晚期(口干与听力损伤)毒副反应。但由于IMRT对鼻腔鼻窦肿瘤治疗引进年限短,临床仍需继续积累病例,以便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rn 结论:本文首次探究了鼻内镜术后放疗策略的调整,是一个创新点,临床发现相对于经颅面开放术,鼻内镜手术也可以产生与之媲美的治疗效果,由于不存在面部开放性伤口,术后的放疗剂量可以相对提高,是否可因此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值得进一步探究。相对于常规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可以明显减轻放疗副反应,实行剂量优化。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调强放疗技术是否可成为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最佳的治疗方式值得期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