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06第二届北京实验动物科学国际论坛 >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控制

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控制

摘要

我国的实验动物科学近20多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实验动物专业化队伍不断扩大,实验动物质量不断提高,实验动物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控制方面,特别是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实验室设施条件的建设上,距离新颁布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应当引起实验动物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实验室相关感染与生物危害报告显示,在病原研究实验室中,实验人员受其处理的病原体感染的危险高于一般人群.其中已知的实验室感染只占全部感染的18%,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却高达82%.这些感染中,大多数是因为病原微生物形成感染性气溶胶后随空气扩散,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吸入了感染的空气导致发病的.实验动物病毒感染性气溶胶主要来源于啮齿动物的排泄物,新鲜的感染动物解剖材料和动物的垫料等.此外,实验室操作不慎,不仅可以造成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以造成实验室以外的环境污染,导致意想不到的危害. 2.国内外对生物安全实验室规范标准规定其主要原则是:实验室应满足生物安全的通用要求,达到物理隔离的技术原则. 3.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实验室中的生物危害因素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实验室是一类与动物密切接触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其病原检测项目共有50余项,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这些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接触、吸入和实验操作不当而引起感染,对实验室人员造成潜在危险. 4.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控制生物安全控制的准则是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防扩散的三要素包括:实验室操作和技术、安全设备(初级屏障)以及实验室设计(二级屏障). 涉及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有:生物安全水平(BSL1~4)和动物生物安全水平(ABSL1~4). 5.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的设计本站在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建设上,遵循了国家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的标准,结合实际情况,特别对实验动物细菌和病毒检测实验室按照生物安全二级水平设施建设,设置生物安全柜和机械通风系统,实验室工作状态显示和门禁系统,制订了实验室基本规章制度和检测人员的个人防护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