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八届全国颈腰痛学术会议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的临床研究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后,其近端产生交界性后凸畸形的状况,并探讨诱发其发生的危险因素。rn 方法:回顾性研究了1999-2003年期间在我院接受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123例AIS患者,平均随访3.5(3-7.6年不等)年;分析其脊柱全长侧位片上近端交界处Cobb角度的动态变化,观察时间点为术前、术后两周、术后3个月、术后1.5年、随访结束时,同时进行患者问卷评分调查,问卷使用脊柱侧凸研究协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制定的SRS-24项评分。rn 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Kyphosis,PJK)定义为:以融合节段最上端椎体的下终板和此椎体头端第二个椎体的上终板测得一个Cobb角度,如果此角度大于10°或者与术前相比增大10°以上,就称为PJK。rn 结果:在平均3.5年的随访时间内,123例患者中共有35例出现PJK,发生率为28%。发病的35例患者在术后1.5年内其PJK角度平均增大了14.7°;而此后直到随访结束角度只进展了1.5°。统计学分析认为诱发PJK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即存在矢状位上的胸椎后凸畸形(即站立位矢状位片上测得的T5-T12角度大于40°);同时行胸廓成型术;融合节段过长(超过10个);同单纯使用钩系统相比钉钩混用更易诱发PJK。而SRS-24项问卷评分结果在PJK发生组与未发生PJK组没有差别(P<0.05)。rn 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可能诱发近端交界性后凸,123例患者平均3.5年随访发生率为28%;PJK的发生在术后1.5年内进展迅速,而此后基本不再加重。诱发PJK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术前的胸椎后凸畸形(T5-T12>40°);胸廓成型术;器械使用方面使用钉钩混合而非单纯用钩系统。SRS-24项问卷评分结果在PJK发生组与未发生PJK组没有差别(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