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病变的电视胸腔镜诊断和治疗

摘要

目的:回顾性总结13年来VATS纵隔病变手术,探讨纵隔病变的胸腔镜治疗方法及手术适应证。   方法:1994年4月~2007年6月完成纵隔瘤胸腔镜手术138例,男83例,女55例,年龄6~78岁,平均39.9岁. 结果:病种包括纵隔囊肿、胸腺瘤、纵隔畸胎瘤、神经源性肿瘤、;纵隔恶性肿瘤、异位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纵隔淋巴结核、淋巴源性肿瘤、结节病等。其中完整切除106例,部分切除4例,活检26例,探查2例。病变切除时间25~320分钟,平均75分钟.术后带引流管时间1~19天,平均3.6天.术后住院时间5~27天,平均10.2天.术中出血20~1200ml,平均150ml,其中采用标准胸腔镜切口30例,VATS辅助小切口108例,辅助小切口长度2.5~16.0cm,平均6cm.术后并发症:2例由于术中牵拉刺激胸交感神经链,术后早期出现Horner综合征,3-5个月后恢复。1例术后胸腔出血、凝固性血胸,后经剖胸手术清除血块及纤维板剥脱治愈出院.1例胸腺恶性肿瘤导致上腔静脉综合征、气管狭窄,术后早期死亡. 结论:1.纵隔囊肿是VATS的绝对适应证。2.直径<6.0cm的纵隔良性肿瘤首选胸腔镜切除,必要时辅助小切口。3.难于切除的纵隔肿瘤通过胸腔镜活检明确诊断.4.VATS手术同样遵循纵隔肿瘤的外科诊疗原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