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北京电影学院首届电影教育国际论坛 >从电影《残团》的创作谈'电影教育'

从电影《残团》的创作谈'电影教育'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的形态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电影的载体从胶片发展为数字存储,电影的发行渠道从电影院线扩展到计算机网络,电影的欣赏方式从大众集体为主到个体小范围为主,电影的制作方式也从传统的真实表现发展到更多地依靠电子特技、虚拟现实等技法.其中唯一不变的是电影是用视觉语言来表现的艺术,因此,严密的视觉语言逻辑、具有强烈表现力的场景、叙事的蒙太奇是电影永久的要素.为此,本文从电影《残团》的由来、它的创作(定位、主题、艺术处理)和观众对电影《残团》的评价反馈等方面出发,关注电影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电影教育"向"媒介教育"发展的趋势,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反思.电影教育的推行必须在传统的观念上加以创新,以适应新的大众媒体迅速发展的现实状况。要从电影制作、电影发行、电影宣传、电影观众群体的培育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也就是要从“电影教育”向“媒介教育”发展,培养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使他们熟悉各种媒介的特性、优势与不足,学会选择合适有用的媒介、能够正确地解读所得信息的内容,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电影《残团》在取材、整体架构和场景设计时,都有意识地考虑到不但要在银幕上展现,还要适合在网上和手机上观看;不仅选用大全景来表现战争的场面,更多地采用中景和近景来表现人物的活动,以小见大。而且在影片完成之后,和各部门、各系统多方联系,形成电影院线、广播电视、机关学校共同组成的学习网络,从而扩大电影教育的覆盖面,争取最大的效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