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肿26例误诊分析

摘要

颈部淋巴结肿大临床较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可是某些疾病的原发症状,也可是多种疾病的伴发症状,因此其诊断的正确与否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治疗和愈后.本文就2000年至2007年淋巴结肿大误诊的26例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借鉴.尽管穿刺细胞学已开展近20年,但在县级医院及省、市中小医院还未普及,对于淋巴结肿大临床医生还是根据病人年龄、临床症状、淋巴结大小、硬度和活动度判断,估析治疗。这也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本文26例病人均用过消炎药,有21例在用药不见效的情况下再检查才建议做穿刺细胞学检查,这往往耽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时间甚至危及生命。细针穿刺细胞学有其优点,且报导诊断准确率高达85%-90%,但并不完美,也有其缺点,同样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尤其假阴性结果,有报导达20%-30%,影响因素突出表现在标本量的不足、操作者技术水平、不能准确分型。穿刺细胞学诊断取材至关重要,准确的诊断建立在取材满意的基础上。分析5例两次穿刺误诊的原因,有3例因涂片成分少造成的。而且凭单个细胞形态特点,很难对某些疾病分型如淋巴瘤的分型、低分化鳞癌、腺癌、淋巴瘤和小细胞癌、结核1期和炎症的区别。总之,鉴于淋巴结细胞的多样性和疾病的复杂性,对于肿大的淋巴结诊断,临床医生应根据可靠的穿刺细胞学诊断结合病人相关的临床信息,综合分析做出最后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