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九届全国高聚物分子与结构表征学术讨论会 >温度与金属离子双重刺激响应性超支化聚三唑

温度与金属离子双重刺激响应性超支化聚三唑

摘要

本文利用AB2单体中炔键与叠氮基团的连续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了含寡聚乙二醇封端的超支化聚三唑。GPC测试表明,聚合物分子量高(Mn=164kDa),分子量分布较窄(Mw/M=1.65);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证明聚合物的成功合成。聚合物中存在大量的亲、疏水基团,亲/疏水平衡赋予聚合物水溶液温度响应性。聚合物链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低温时,呈水溶状态,加热破坏氢键结构,链收缩坍塌,分子内(间)聚集加强,出现相分离,透过率下降,表现为浊点(CP)变化。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从0.02wt%增加至2wt%时,浊点从35.8℃降至32.2℃。由于超支化聚合物的逐步脱水机理,在低浓度下,聚合物溶液表现出缓慢的相转变过程,随聚合物浓度的提高,分子间聚集更加容易,相转变过程加快,高温导致更多聚合物分子发生聚集而从体系中沉淀出来,这使聚合物的回收利用更为方便。聚合物中大量的乙氧基和三唑单元可分别与硬、软金属离子作用,形成带正电的配合物,静电斥力的存在能有效地抵抗聚合物链的塌陷与分子间聚集,根据软硬酸碱理论和欧文-威廉姆斯化学序列,不同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性不同,同时,水分子与金属离子形成水合作用,在加热情况下,稳定性差的体系在加热到特定温度时,配合物结构发生改变,金属离子离去,进入水相,聚合物塌陷聚集,导致相分离,表现为浊点的差异,故聚合物溶液表现出金属离子刺激响应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