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交配系统的研究

摘要

以茯苓菌株876为材料制备原生质体,从40个原生质体再生菌落中,获得在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CMC)酶相对活性二者或其中之一与出发菌株876有显著差异的16个原生质体分离株。同工酶和RAPD分析表明,与876相比供试原生质体分离株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有副带无主带的A类和有主带无副带的B类。酯酶(EST)同工酶和RAPD图谱与876有显著差异的分离株(主要表现为缺少多条谱带)可分别对应于POD同工酶谱中的A类和B类。据此最终获得了分别属于A类的P12和B类的P38、F29、F34、F3共5个同核原生质体分离株。交配产物的POD同工酶分析表明,同类原生质体分离株间的配对维持了原有的图谱,而类间杂交子的图谱与876相似。由此可以推断,茯苓担孢子中的两个核是异质的、具有遗传互补性的。鉴于单个担孢子可以完成生活史,因此,茯苓极可能是一种次级同宗结合的蕈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