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四届长三角论坛——气象科技创新与发展分论坛 >南通地区暴雨统计分析和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南通地区暴雨统计分析和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摘要

利用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对南通暴雨的天气形势做出统计分型,并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对1990~2003年中的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进而归纳出产生区域性暴雨的物理量特征和预报着眼点。最后对2003年7月5日发生在南通的强暴雨形成的物理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rn (1)虽然暴雨是中小尺度系统影响的结果,但是它的发生、发展、消亡都与环流形势背景和大尺度天气系统有关。rn (2)假相当位温θse是一个简便有效的物理参数。下暖湿、上干冷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对流运动的发展。特大暴雨的落区位于θse高能舌北侧和K指数大值区内.rn (3)涡度场、散度场和垂直速度场的配置也是导致特大暴雨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散度场、垂直速度场的指示作用优于其他物理量场。rn (4)暴雨出现在高空急流轴西南侧的入口区和低空急流轴北侧范围内。rn (5)分析2003年7月5日南通特大暴雨可知,低层中尺度低涡在这次过程中起著关键作用。低层气流的辐合造成水汽、能量的积聚。低层的增暖增湿、高层干冷空气入侵形成了强的对流不稳定。rn 而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在暴雨区上空形成一个深厚的中尺度涡管,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非常有利于暴雨的生成。分析结果对今后开展暴雨预报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