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暴雨天气特征分析和预报指标

暴雨天气特征分析和预报指标

摘要

2006年和2007年6—7月淮河流域区域均发生了5—6天的连续性大降水,特别是2007月7月1日—7月9日出现了6次区域性暴雨日,其中2次为区域性大暴雨日,日降水量在130毫米以上。这给淮安市带来严重的灾害,成为洪涝重灾区。本文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对连续性大降水的环流特征及影响系统进行分析,总结出连续性大降水或暴雨预报指标:⑴副热带高压呈西南—东北向,120°E588线北界位置28—32°N。⑵脊线位置在23—26°N之间。⑶西风带系统是贝加尔湖、蒙古冷低压不断有冷空气扩散南下,使得黄河到长江之间存在西北与西南气流的切变线辐合带,并持续稳定。⑷中低空有切变线,其位置在115~120°E、34°N附近,并伴有地面低压系统。⑸高空相对湿度≥70%,850hPa有≤-20×10-4hPa/s的负垂直速度中心。利用该指标结合欧洲中心、日本和美国短中期数值预报产品对2008年6—7月大降水进行试用,效果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