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SR标记的27个茯苓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摘要

采用12条引物对茯苓27个栽培菌株或野生菌株进行ISSR指纹图谱分析,扩增出85条DNA带,其中多态性带64条,占总带数的75.29%,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1条带.聚类分析表明,在83%的相似水平上,27个菌株可分为六个大类.第一类包括Y1(宝山)、A9、ACCC50478、Z(z)、鄂1号、Z(1)、ACCC50864、DB、901、5.78、GZ、GD、云苓1号、茯苓3号、岳西、华中、茯苓28、靖洲28、A10、T1等20个栽培菌株;第二类包括野生菌株P0和栽培菌株闽006号;第三类包括仅包括来自山东的1个栽培菌株SD;第四类包括来自安徽的野生菌株L;第五类包括栽培菌株ACCC50876和神苓1号;第六类仅包括1个来自四川的栽培菌株SC.研究表明,我国多数茯苓栽培菌株种质资源遗传差异较小,存在远距离引种流通、穿插引种和同物异名等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