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多糖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UCP2表达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 是解偶联蛋白家族的新成员,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阳离子载体蛋白。它可以引起质子的渗漏,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ATP 合成减少,调节能量代谢。UCP2 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本文主要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中UCP2表达的改变,进一步探讨黄芪多糖(APS)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机制。rn 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40 只,随机分为两组: 高脂组(n=24)和普通组(n=16)。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普通组给予普通饲料。于饲养第8 周末对高脂组动物行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25mg·kg-1,1周后取高脂组中造模成功的16 只动物再随机分为两组:糖尿病组(DM组,n=8),糖尿病+APS治疗组(DM+APS组,n=8)。普通组也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C组,n=8),正常+APS对照组(C+APS组,n=8)。各组动物不限饮食和饮水。DM组和 DM+APS组继续给予高脂饲料。C+APS组和DM+APS组同时灌胃给予APS(700mg·kg-1·day-1) 治疗,持续8周。饲养期间定期检测动物体重、血糖(BG、FBG)、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血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于治疗第8 周末处死所有动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中UCP2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苏氨酸磷酸化水平。rn 结果:rn (1)DM+APS组动物在治疗5 周后体重减轻逐渐得到控制,与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n (2)DM+APS组动物在治疗第8 周末,空腹血糖较DM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GTT 各时点血糖值较DM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较DM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3)DM组动物脂肪组织中UCP2蛋白水平较C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APS组脂肪组织中UCP2水平较DM组有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4)DM组动物脂肪组织中pAMPK水平较C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APS组脂肪组织中的pAMPK水平较DM组有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rn (1)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并配合高脂饮食可以诱导正常SD 大鼠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和高血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糖耐量异常等2型糖尿病的特征,可作为研究2型糖尿病的理想动物模型。rn (2)2型糖尿病时脂肪组织中UCP2水平显著下降,pAMPK水平也显著下降。rn (3)黄芪多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AMPK的活性,进而增加解偶联蛋白2的表达,来改善胰岛素抵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