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中医肛肠教育研讨会暨第十二届中日大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痔病的远期临床疗效调查分析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痔病的远期临床疗效调查分析

摘要

关于痔病的发生机理,有多种理论或假说,以Thomson为代表的肛垫学说认为,痔病的形成与肛垫下移,血管结构改变及病理性增大所致,正是基于这一理论,意大利的Longo在1998年首先报道了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痔病,并迅速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同和推广,国内从2000~2005年底,已累计开展超过3万例。然而对于该术式的报道,却多限于手术操作技巧以及近期疗效对比等方面,对其长期临床疗效的追踪报道尚不多见。笔者通过对583例患者的远期回访,认为PPH术在解除痔病患者脱垂、出血、疼痛等症状方面有传统外剥内扎术无法相比的优点,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其远期疗效稳定,较少复发,而且通过配合其他术式,大大的延伸了PPH术的适应证范围。为一些年老体弱、基础疾病复杂的肛肠病患者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手术治疗方式。但是也注意到,PPH术虽然能解除部分患者的便秘症状,但是对于术前需要依靠服用泻药通便的便秘患者,术后便秘症状改变不明显,统计学分析无差异。因此尚需要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