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综述了底栖动物对水质的生物学评价方法、对污染水体的指示作用以及环境因子对底栖动物的生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展望. 判断或评估一个湖泊水体的污染程度,既要判别有无环境指示种的存在,还要确定环境指示种的分布密度。寡毛类的颤蚓作为淡水水域污染的指标生物,早在本世纪初期就有人应用,到了五六十年代,国外许多学者普遍倾向于将蚯蚓类作为河流污染的指标种。1955年,Wright在调查美国伊利湖污染的基础上提出以颤蚓类的个体数作为评价水质的指标为:每平方米100条以下为无污染:达到1000-5000条时,即为中等污染:超过5000条时,为严重污染。Surber根据密执安州一些湖泊情况提出当蚯蚓丰度超过1100条/m'时,表示真正受到污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