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二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改良胸腰段椎体骨折植骨融合范围及其临床研究

改良胸腰段椎体骨折植骨融合范围及其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通过对胸腰段椎体区域性骨密度分析,探讨改良胸腰段骨折植骨融合范围的临床应用及意义。rn 方法:自骨密度室调取正常青壮年人查体所做的胸腰椎侧位骨密度测定图60例,每例侧位片采集有效椎体约2-4个,共有136个有效椎体图。利用骨密度测定仪自动分析软件测量每个椎体不同区域的骨密度(BMD)和骨矿盐含量(BMC),分析其间存在的差异。并自2005、11-2008、12采用改良植骨融合范围治疗胸腰段骨折36例。rn 结果:在单个椎体内部,椎体上半的BMD和BMC均小于椎体下半;椎体前半的BMD和BMC均小于椎体后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每一椎间盘及其相邻两个椎体一半为—运动单位分析,上位椎体下半骨密度高于下位椎体上半骨密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改良植骨融合范围治疗胸腰段骨折36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植骨融合率及保留较好的脊柱运动功能。rn 结论:胸腰段椎体内部的BMD存在区域性差异,椎体上半的BMD低于椎体下半的BMD,椎体前半的BMD低于椎体后半的BMD。这是临床上椎体压缩性骨折多发于椎体前上部,以及椎体爆裂骨折病例上终板发生破裂的几率远远大于下终板破裂的原因之一。应用改良植骨融合范围植骨融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