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内经研讨会 >浅析《内经》“时藏脉”思想

浅析《内经》“时藏脉”思想

摘要

脉诊是《内经》诊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脉为医之关键”之说。《内经》所论脉诊,内容十分丰富。按照诊脉部位对脉诊加以分类,有诊十二经动脉诊法、三部九候遍诊法、独取寸口法、寸口人迎诊法四类。四种诊法与诊察部位表现出来的脉象特征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了解病位、辨别病性、预测病势的目的。同时,《内经》首次提出了“四时五脏脉”理论,作为四种诊脉方法的补充,既丰富了《内经》的脉诊内容,又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恒动观、辩证观三大特点。然而,随着《内经》诊脉方法逐渐被独取寸口诊法代替,时藏脉的应用也越来越少。认识时藏脉思想,恢复时藏脉的临床应用十分必要。rn “时藏脉”,时,四时:藏,藏象;脉是脉象,“时藏脉”就是说,四时、藏象与脉象的变化是统一的,而“时藏脉”主要体现的思想理论。 总之,脉与四时相应,是脉象的基本要领,集中体现了脏气法时在中医思想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中医学说重视整体观、恒动观、统一观的特色。rn 本文通过文献搜索和书籍查阅着重提出《内经》中被长期忽视的"时藏脉"思想.重点陈述了其体现中医的整体恒动辩证观的三种思想理论,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引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