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 >中土早期比丘尼戒律考察

中土早期比丘尼戒律考察

摘要

@@佛教自创立以来,就规定了严格的戒律,所谓“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所禅定也。三者智慧也”。戒律对于佛教徒来说是“省欲去奢”的必由之路。据佛典记载,佛陀在逝世后,曾举行过三次佛经结集。rn 第一次结集是在佛陀逝世后不久,在王舍城举行的。这次结集是由迦叶主持,优婆离吟诵戒律,形成律藏;阿难吟诵佛法,形成经藏。rn 第二次结集是在佛陀逝世后一百年,在毗舍离城举行的。这次结集的起因是在戒律上出现分歧。最终形成上座部和大众都,律部分为五部。rn 第三次结集是得到阿育王的支持,在华氏城举行的。由上座部比丘目犍连子帝沙主持,编订了律藏、经藏和论藏。至此佛教上座部的三藏才真正定型。由此可以看出戒律的制定是佛教之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根本依据,也是影响佛教历史发展的关键。男女地位以及行为的差异,一直就存在,男女在修行戒律上是否有不同呢?释迦牟尼因此制定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这是有极为深远的意趣,并不是随意制定的。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就成立了比丘尼僧团,第一位出家的比丘尼是他的姨母,所谓大爱道瞿昙弥比丘尼。同时跟随她出家的还有释迦族的五百妇女。但大爱道出家的路并不顺利,先是释迦反复拒绝,后经过阿难求惰,才得以允许。被拒绝的理由就是如果女人入我法律成为沙门“必危清高之士故。”所以佛制定了八敬法,只有同意并遵守这八敬法才允许成为比丘尼。大爱道在接受了这八敬法之后佛便为大爱道授十戒,使之成为沙弥尼;之后才是具足戒,“有大戒名具足。真谛行之疾得作佛。凡有五百要事。若且後行十事可得道埸。若不能行者不得至。终不能得是大具足戒也。”由此可见,具足戒共有五百条戒律需要遵守,不仅如此还要继续履行之前的十戒,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大具足戒。rn 在中土所传的四部律的每部律中都有针对比丘和比丘尼的戒律。因此了解中土四部戒律特别是比丘尼戒的传人对认识比丘尼戒律是非常重要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