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河北省冬小麦赤霉病春季发生期气象条件分析

河北省冬小麦赤霉病春季发生期气象条件分析

摘要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玉米-小麦轮作地区秸秆还田和灌溉条件的改变,原本在长江流域比较盛行的小麦赤霉病,逐步向北扩展,在河北省时有发生,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象型”病害,花期气象条件是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程度的主导因素。越冬赤霉病菌在春季气温稳定通过8℃,兼有一定的雨湿时,才能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开始形成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侵入的最低气温为15℃,低于15℃则不能发病。本文利用河北省19个代表站(考虑到空间的连续性,增加了北京、天津和溏沽等3个代表站)1961-2003年43年逐日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等相关气象资料,应用趋势系数法,分析了河北省小麦赤霉病春季发生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8℃、12℃、15℃的初日以及各代表站的稳定通过8℃初日到小麦抽穗扬花期降雨量、降雨日数、相对湿度大于60%和70%的日数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河北省春季小麦赤霉病发生期平均气温有增加趋势,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2)河北省春季小麦赤霉病发生期降雨量、降雨日数、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但由于近些年来各地灌溉条件的改善,弥补了雨湿条件的不足,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