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全国海岸带和海涂开发与管理学术研讨会 >盐城滨海湿地退化评估及分区诊断

盐城滨海湿地退化评估及分区诊断

摘要

根据野外监测数据和遥感信息解译结果,分析了盐城滨海湿生态特征,定量评估了湿地退化程度,分区探讨了导致湿地退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盐城滨海湿地的主要植被类型为盐地碱蓬、互花米草和芦苇。受湿地基底稳定性和土壤盐度影响,湿地植被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特点,地带性分布规律明显。(2)盐城滨海湿地景观类型可以划分为河口水域、盐蒿滩、芦苇沼泽、互花米草滩、耕地、建筑用地、养殖池、盐田以及光滩湿地等9种类型。由于自然和人为活动影响,自1980年以后,研究区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景观面积减少了33%,人工景观增加了180%。自然湿地中,面积减少最大的是盐蒿滩和芦苇沼泽。(3)自1980至2008年,盐城滨海湿地的互花米草沼泽面积呈现出增长趋势,盐蒿滩处于严重退化状态,芦苇沼泽处于退化状态,导致盐蒿滩和芦苇沼泽退化的主要因素为人类开发活动,(4)对不同区域导致湿地退化的主导因素进行了诊断,其中灌河口—射阳河口岸段湿地退化的主导因素为海岸侵蚀。射阳河口—斗龙港口岸段属于淤蚀过渡海岸,因处于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位置,人类干扰强度不大,湿地退化不严重。斗龙港口—蓀港岸段湿地退化的主导因素为人类对湿地的围垦和开发利用活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