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首届寒区水利新技术推广研讨会 >察尔森水库高寒区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探讨

察尔森水库高寒区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探讨

摘要

察尔森水库地处蒙古高原东部与松嫩平原西部,大兴安岭东麓,属于高寒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1.4~2.9℃,最低气温-38.6℃.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仅400~450mm,濒临生态降雨警戒线,近10年平均年降雨量仅为地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的50%左右,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察尔森水库建设期间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严重,造成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生态系统脆弱不堪.rn 为防止察尔森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通过对察尔森水库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的认真分析和探讨,提出建造坝下河道疏浚工程、湿地营造工程、种植湿地区域行道林、生态景观林草,遏止土地荒漠化几个高寒干旱地区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的有效措施。总结了适合该地区生长的植物体系,能有效防止该区域水土流失,大大改善该地生态环境,对水库范围内水保责任区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全面、系统、规范的生态修复,有效地恢复了植被,从而使该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保证了水库的安全运行,美化了水库管理区的环境,增加和丰富了水库的旅游资源,体现入水和谐,对水库今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