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混合血浆储存条件与凝血稳定性研究

摘要

目的:本研究专门评价患者血浆的保存条件与血浆凝血稳定性关系,维持新鲜冰冻血浆的凝血性质等同于新鲜血浆,保证凝血因子、抗凝物质及纤溶物质的活性在保存期内稳定,旨在做到实验室工作的科学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相一致,给临床以最可靠的实验数据支持。rn 方法:仪器及试剂采用标准检测系统,仪器为Beckman Coulter全自动凝血分析仪ACL-Advance,试剂、质控血浆及耗材均为IL公司配套产品。实验标本来自本院当日患者(年龄18-55岁,男女各半共约30人)的新鲜静脉血,以109 mmo1/L构椽酸钠抗凝,抗凝剂与全血的比例为1:9,1 h内分离血浆。rn 结果:混合血浆凝血稳定性与储存温度和时间有一定规律。4℃时,血浆PT可稳定7d,与新鲜血浆PT定值差异无显著性(P > 0.05 );血浆APTT极不稳定,与新鲜血浆APTT定值7d内有显著性差异(P<0.05),7d后有极差异显著性(P<0.01)。-20℃时,血浆PT、APTT均可稳定20d,与新鲜血浆PT、APTT定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于20d血浆PT、APTT均不稳定,与新鲜血浆PT、APTT定值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通过自制混合血浆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的研究,我们发现,在-20℃条件下,冰冻血浆PT、APTT凝血性质可稳定20d,可适于继续用于凝血因子、抗凝物质及纤溶物质的检测;在-80℃条件下,冰冻血浆PT、APTT凝血性质可稳定至少30d,可适于继续用于凝血因子、抗凝物质及纤溶物质的检测。如果临床实验室配备有-80℃的低温冰箱,用于凝血因子或抗凝物质活性检测的血浆保存是最优条件,且至少可稳定30d。如果只有-20℃普通生物冰箱,用于凝血因子、抗凝物质及纤溶物质检测的血浆保存最多不能超过20d。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