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历史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评价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史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8477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学理论、晋阳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历史·史学·社会"学术研讨会等;历史人物评价的相关文献由146位作者贡献,包括高希中、王静、苏双碧等。

历史人物评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3 占比:0.3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8477 占比:99.66%

总计:48641篇

历史人物评价—发文趋势图

历史人物评价

-研究学者

  • 高希中
  • 王静
  • 苏双碧
  • 吴万里
  • 孙宝根
  • 张颖
  • 徐国利
  • 李天星
  • 李宏瑜
  • 李屏南

历史人物评价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辉; 葛宇宁
    • 摘要: 思想家是在思想的建构创造上颇有建树并以此为业的人,他们建构创造的思想具有开创性、体系性、深邃性、重大性和预见性.思想家对一个民族的存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民族文明水准的标杆、民族社会发展的精神指引、民族文明火种的保管者和传递者、民族历史进步的重要动力源.评价思想家,尤其在评价其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问题上,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做到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统一,时代性与历史性相统一,在个人主观愿望和客观影响之间进行一定的划界,在功与过之间进行一定的划界,在思想和非思想之间进行一定的划界.
    • 李莉
    • 摘要: 以“历史人物纵横谈”专题讨论会为主任务,设计了“策划会议方案”“评价历史人物”“整理发言提纲”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结合人物生平事迹、时代背景、当今影响、文化心理等来深入“纵横谈”,落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 宁稼雨
    • 摘要: 王导(276-339)是东晋声名赫赫的人物,后世对他褒贬不一。任何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可能带上评价者的立场和价值判断,对王导的评价也不能跳出这个规律。但王导是一位对中国历史走向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所以,对他的评价实际上涉及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宏观审视和价值取向的大问题。王导生在西晋,主要活动在东晋。
    • 刘悦
    • 摘要: 笔者在进行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传统授课模式之下很难对朱元璋这一重要历史人物形成整体认识。因此笔者将本课中的四大模块进行整合,在传统知识教授的基础上构建朱元璋历史人物评价板块。力求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增进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杨蕊如
    • 摘要: 在中学历史教学当中,唯物史观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它是科学的历史观,是历史学研究和教学的指导思想。从其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指导就可见一斑。因此,本文探究了唯物史观指导教学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把握中学历史教学当中所渗透的唯物史观,达成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坚持其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全面、客观、系统地学习和认识历史。
    • 郭晶晶
    • 摘要: 历史人物被标签化,使中学生的史观受到冲击.面对这种挑战,当前的历史人物评价教学要做到:丰富、系统地呈现原始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尽可能全面地还原历史人物的形象;继承与发扬历史教学的育人传统,坚持唯物史观导向,将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其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
    • 高希中
    • 摘要: 1959年的"曹操论战"是以唯物史观为原则,综合运用历史作用标准、阶级标准与历史主义观念评价历史人物的尝试.这不仅丰富了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而且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曹操论战"中也表现出几千年传统的道德标准被忽视、弱化甚至被取代的问题.一代有一代的学术,历史研究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进入新时代,历史研究正向中国本土回归.在此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反省历史人物评价标准问题,重新审视道德标准背后所蕴含及承载的文化精神.在"正、反、合"中重构中国历史观,不论对于促进历史人物评价研究,还是对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李燕
    • 摘要: 从苏联时期至今,一个世纪时间里对列宁的评价在苏联与中国、西方及当代东欧和“后苏联空间”一些国家差别巨大,主要原因在于评价立场不同,标准和方法存在巨大差异。在当代中国,主流舆论评价列宁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结合当时历史和社会环境,根据其活动对社会发展、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并结合其总体思想观点进行概括分析。西方国家评价列宁的标准与方法,首先体现为符号化——将其视为某种“价值符号”,从自身目的出发评价列宁的思想和活动;其次是碎片化——关注小事,甚至从细节出发,把关乎俄国发展和世界历史走向的事实碎片化。从本质上看,这种区别体现了中西方主流学界在对列宁的评价中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虚无主义”唯心史观的原则不同。
    • 杨锦东
    • 摘要: 历史人物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历史人物指的是曾经在历史时空中出现过的所有人物,而狭义的历史人物则指的是那些在历史上关键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本文从当前初中生历史人物评价现状出发,指出了几个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物注意策略,以期能借助初中历史课堂平台真正帮助学生实现"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目标。
    • 李燕
    • 摘要: 从苏联时期至今,一个世纪时间里对列宁的评价在苏联与中国、西方及当代东欧和"后苏联空间"一些国家差别巨大,主要原因在于评价立场不同,标准和方法存在巨大差异.在当代中国,主流舆论评价列宁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结合当时历史和社会环境,根据其活动对社会发展、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并结合其总体思想观点进行概括分析.西方国家评价列宁的标准与方法,首先体现为符号化——将其视为某种"价值符号",从自身目的 出发评价列宁的思想和活动;其次是碎片化——关注小事,甚至从细节出发,把关乎俄国发展和世界历史走向的事实碎片化.从本质上看,这种区别体现了中西方主流学界在对列宁的评价中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虚无主义"唯心史观的原则不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